| | | English| 返回首页 | 员工入口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岳阳医院8人入选上海市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3-07
字号: + - 14

前不久,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了“关于上海市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团体试点)的通知”,通知涉及传承人共146人,传承团体5个。我院东贵荣、东红升、吴焕淦、李斌、李福伦沈国权孙武权、徐玲玲等8人分别被认定为东氏针灸、海派灸法、夏氏外科、丁氏推拿疗法及海派膏方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微信截图_20250325134944.jpg

传承人简介

微信图片_20250325134934.jpg

东贵荣

针灸疗法(东氏针灸疗法)传承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岳阳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医务工匠,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导师,全国第五至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医针灸传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提出“穴敏性与穴敏化”“经络内联脑”“腧穴经络功能网络”“调脏腑以治百病”以及“阴阳调衡,气血为先,任督为根,天癸统治”的学术思想,创建了“东氏头针”“阴阳调衡针法”“东氏背针疗法”“东氏通督调脊针法”,及“东氏一术式针刺补泻手法”等,临床针刺规范化技术17项。三项临床针灸技术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推广应用技术。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主持完成国际行业和国家针灸标准5项。

微信图片_20250325134952.jpg

东红升

针灸疗法(东氏针灸疗法)传承人

中国针灸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委员,副秘书长,上海市针灸学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氏针灸疗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东氏针灸家传第四代传人。

提出“东氏针灸阴阳调衡整体观辨证论治方法”。组织承担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东氏针灸阴阳调衡针法及治疗中风功能障碍多流派优化方案验证》,形成了《东氏针灸治疗中风瘫痪专家共识上海方案》。获国家专利1项,著作权8项。

微信图片_20250325134956.jpg

吴焕淦

针灸疗法(海派灸法)传承人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届岐黄学者,国家“973计划”灸法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非遗协会理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灸疗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会长。

吴焕淦教授传承发展“海派灸法”灸补脾胃理论体系,遵循五因制宜、辨证施灸,总结提炼灸法治疗高脂血症、桥本甲状腺炎(甲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代谢病、胃肠病症、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操作要点,形成“脏腑灸”“太乙灸”“悬起灸”等经典艾灸疗法,为海派灸法非遗项目的传承创新做出突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325135000.jpg

李斌

外科疗法(夏氏外科疗法)传承人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院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18,2025),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临床中他秉承夏氏“开门逐盗,出邪为先”的治疗原则,强调尽早祛除病邪,尤其重视“和营”在治疗疮疡中的枢机作用;擅长运用清热凉血法治疗湿疹银屑病痤疮等疾病;善于运用重镇法治疗皮肤痒痛。 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参与编写多部著作,并荣获多项科研奖项。

微信图片_20250325135004.jpg

李福伦

外科疗法(夏氏外科疗法)传承人

岳阳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务工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与性病学》主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青年岐黄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中医皮肤病质控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非遗传承推广平台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华佗创新团队奖“海派夏氏李福伦中医皮肤病创新团队”负责人。扎实传承与发展夏氏外科皮肤病诊疗技艺,结合现代人生活特点,在难愈性皮肤溃疡、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领域提出了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夏氏外科学术思想为基础,基于“燥湿同治”理论,创立以养血润燥、凉血解毒法联合激素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西协同策略,入选全国慢病推广技术,牵头制定行业诊疗指南,为夏氏外科疗法的传承与推广做出积极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325135008.jpg

沈国权

推拿疗法(丁氏推拿疗法)传承人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脊柱微调手法体系创始人,㨰法推拿学术流派创始人丁季峰教授唯一的硕士研究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非遗丁氏推拿疗法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推拿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学术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提出“筋骨平衡辨证论治体系”和“致中和”理念,创立脊柱微调手法为主的微调手法体系。整理了丁氏推拿疗法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出版《脊柱推拿的理论与实践——脊柱微调手法体系》等专著10余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等。

微信图片_20250325135012.jpg

孙武权

推拿疗法(丁氏推拿疗法)传承人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医务工匠、上海工匠,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推拿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兼推拿分会主任委员,比如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分会副主任委员。

临床上擅长以丁氏推拿流派手法为主,结合微调手法、丁氏推拿流派功法及其他非手术治疗手段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性眩晕强直性脊柱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肩关节周围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病证,主张筋骨并重、法无定法、功能为先。主编多部推拿学著作及教材。关于丁氏推拿核心手法㨰法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微信图片_20250325135016.jpg

徐玲玲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海派膏方制作技艺)传承人

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岳阳医院药学部首席专家,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上海市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中医膏方制作技艺与质量控制团队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指导老师。先后获评“全国优秀药师”“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主编及参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教材《中医膏方学》《膏方别裁》《上海冬令膏方文化》《中药的合理应用》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徐玲玲教授在对膏方的质量、得膏率、疗效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名医组方率先提出了“四季膏方熬制”学术思想和“三因四透”学术观点;制定了海派膏方熬制技艺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提出传统型膏方得膏量质控方案的创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