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 员工入口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 正文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别让跌倒成最后一击!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防与治

浏览次数: 12 发布时间:2025-03-24
字号: + - 1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股骨粗隆间骨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了解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分型、并发症、手术方式、术后康复及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1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症状及损伤机制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该区域是股骨承受应力较大的部位,且肌肉附着较多,因此容易发生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的临床症状有:

疼痛:骨折区域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尤其在活动时加剧。

肿胀:骨折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和炎症反应。

活动受限:受伤的关节可能会出现活动受限,影响正常行走和运动。

其损伤机制主要包括:

骨质疏松:老年人骨质疏松是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中的钙质流失,骨密度降低,骨骼变得脆弱,轻微的外力作用即可导致骨折。

外力作用:直接外力或间接外力均可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直接外力如跌倒时臀部着地,股骨受到直接撞击;间接外力如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导致股骨粗隆间受到剪切力或扭转力而发生骨折。

肌肉牵拉:股骨粗隆间区域肌肉附着较多,当肌肉强烈收缩时,可对骨骼产生强大的牵拉力,导致骨折。例如,在跌倒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下肢肌肉强烈收缩,可能引发股骨粗隆间骨折。

02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骨折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分型方法为Evans分型。

微信图片_20250326161903.png

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

03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多种多样,且往往较为严重,主要包括:

肺部感染:长期卧床导致肺活量减少,痰液不易排出,易引发肺部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卧床和留置导尿管处理不当,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后下肢活动受限,血液回流减慢,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褥疮:长期卧床导致骨突处长期受压,局部血供不良,易形成褥疮。

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时间较长,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复位不良或固定不牢固,易导致股骨头血供不足,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关节僵硬:长期卧床和缺乏锻炼易导致髋关节僵硬,影响患肢功能恢复。

此外,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压疮、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因此,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04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式

手术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方式,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移位情况以及全身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最常用的是??髓内钉内固定:

髓内钉内固定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小切口将髓内钉插入股骨髓腔,并固定在骨折部位,以稳定骨折端并促进愈合。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同时,术后还应加强护理和康复锻炼以促进患者恢复。

05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可以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后康复措施:

早期康复锻炼:术后早期即可开始进行简单的康复锻炼,如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收缩等。这些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中期康复锻炼:随着骨折的逐渐愈合,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更为复杂的康复锻炼,如髋关节屈伸、外展内收等。这些锻炼可以增强患肢肌肉力量并促进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负重训练:在骨折完全愈合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负重训练以逐渐恢复患肢的负重能力。负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负重量以避免再次骨折的发生。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如电疗、按摩等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并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这些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心理支持: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疼痛、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康复锻炼。

06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防

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增强骨质:通过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促进骨骼健康,增强骨质。同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

注意防护: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行走安全,避免在湿滑或不平整的地面上行走。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等,增加行走稳定性。

适当锻炼:老年人应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同时,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

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减少骨折风险。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宽敞,避免堆放杂物。安装扶手、防滑垫等辅助设施,提高家居安全性。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风险较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我院骨伤中心创伤骨科与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老年病科开展多学科联合治疗,给予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精细化手术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创伤骨科普通门诊】

周一至周五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