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岳阳医院荣获三项上海中医药科技奖!
1月7日,第十五届(2024年度)上海中医药科技奖奖励大会暨上海市中医药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星级分会、优秀分会颁奖大会召开。
我院王怡教授领衔项目《和解法治疗IgA肾病的作用和机制》、周秉舵教授领衔项目《基于“脏腑相关”理论的胃食管反流病“抓主证,析病机,立方证”辨治体系构建》、焦丽静教授领衔项目《“守正治气”指导下的肺癌术后中西医康复方案建立与应用》分别各荣获三等奖。
项目简介
《和解法治疗IgA肾病的作用和机制》
项目汇通中西医学理论,根据IgA肾病(IgAN)的疾病传变规律,创新性采用表(黏膜)—半表半里(循环半乳糖缺陷IgA1,Gd-IgA1)—里(肾脏)的免疫学机理阐释IgAN的发病机制;凝练IgAN“病在少阳、邪在半表半里”的核心病机;提出中医和解法治疗IgAN的治疗理念;继承海派名医经验,研究黏膜方(又名柴芩方)通过阻断中医理论中“半表半里”的传变途径治疗IgAN的靶点和机制。项目组采用队列研究以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基于和解法的黏膜方/柴芩方可改善IgAN血尿及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基础研究方面,在不同种属与模型中验证和解法改善IgAN并抑制肾脏纤维化的药效学作用;结合生物信息学数据,全面研究并论证黏膜方/柴芩方抑制肠黏膜免疫与Gd-IgA1分泌、减少循环Gd-IgA1免疫复合物、改善肾纤维化的科学机制。为中医和解法通过抑制Gd-IgA1治疗IgAN提供了从理论到临床以及基础研究的完整证据链,为中医药治疗IgAN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科学证据,为提高IgAN的临床疗效与改善疾病预后提供了中医药优化方案。
《基于“脏腑相关”理论的胃食管反流病“抓主证,析病机,立方证”辨治体系构建》
基于胃食管反流病复杂证候所表现的“脏腑相关”理论,创新性提出“抓主证,析病机,立方证”辨治体系。传承了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陈存仁学术思想, 继承了上海市名中医朱生樑教授近五十年学术治验,创造了胃食管反流病复杂证候临证诊病的具体法式。
创定中医病名为“食管瘅”,纠“吐酸病”命名之不足;创定发病基础,倡胃阴不足的重要性;创增食管阴阳辨证分型,填中医辨证分型之缺失;创新精准治疗、分级管理新范式。
创制脏腑同治系列方,开展一系列随机、 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验证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制定国家级指南 3 项,出版专著 3 部,授权专利4项,发表 SCI 论文 6 篇,国内核心期刊 25 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上海市科委 3 项,中医传承类人才项目3项。研究成果规范并丰富了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疗法,明确并示范了其具体诊病方式及用药法度,在全国15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惠及患者逾 50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聚焦生活质量差及生存期短的临床问题,提出肺癌术后中医药分阶段康复治疗策略,开展高水平循证研究及机制探索,为肺癌术后康复提供新的中医药治疗策略及方案。
发现肺癌术后气虚证增多,辅助化疗期证候向夹痰、夹湿、夹瘀转变,并与负性情绪、基因突变及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
提炼肺癌术后“气虚夹滞”的核心病机,提出肺癌术后快速康复、巩固康复和善后防复期的三阶段治疗策略,以降-补-升-疏为核心建立“守正治气”法指导下的肺癌术后康复方案。
开展1016例肺癌术后中医药三阶段康复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价疗效及安全性,在7家单位推广1085人次。
4.多角度解析基于核心病机下益气养阴解毒方药抗肺癌效应机制
阐明益气养阴解毒方药调控p53/DRP1途径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作用,揭示其下调miR-182-5p抗肺癌转移的机制。
项目获国家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48篇(SCI 16篇),专著2部,专利2项,培养研究生65名。有力提升了中医药在肺癌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产生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
上海中医药科技奖由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设立,面向全市中医药卫生各行业的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授奖一次,奖励本市在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集体。